淮海工学院党委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程中,注重把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与“做”的统一,紧密结合我省开展的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
人才扶贫 做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近日,笔者在灌云县图河镇兴隆村见到了省委驻灌云帮扶工作队队员、镇党委副书记、兴隆村第一书记张志浩。他是校党委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号召派员参加省委驻灌云帮扶工作队的。
他说,自担任兴隆村的“第一书记”职务以后,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帮扶工作虽然离不开物质资助,但是,文化帮扶,改变低收入户的思想更加重要。他利用淮海工学院的人才优势和自身长期积累的社会资源,积极牵线搭桥,推进学校、政府、企业和乡村合作。淮海工学院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建筑学系规划方面的专家到图河,为图河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实地考察,现在规划正在稳步实施中。计算机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一行10人到兴隆村开展了以“走基层、送科技、话发展、办实事”为主题的科技帮扶活动,为贫困户送去慰问品,签订结对帮扶、定向服务的合作协议,充分利用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优势服务图河镇特色农业发展,定期为当地种植、养殖户培训“互联网+农业”的相关知识。
科技扶贫 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渔业专家董志国博士,现挂职连云港市高公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连云区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是江苏省科技镇长团成员。他结合连云港海洋渔业特点,引进校内专家20余人次到连云区开展项目对接与技术报务,为渔业专家与企业搭建科技合作的桥梁,成功获批了海洋渔业相关的省科技厅项目3项,省海洋与渔业局水产三新工程项目2项,市科技局项目4项,累计经费300万元以上。由于长期在基层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工作,董志国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技服务明星和连云港市优秀科技特派员。
条斑紫菜专家李信书博士,所选育的条斑紫菜新品系S7015、L6011等已连续多年在生产单位应用。
食用菌专家李福后博士,现挂职灌南县北陈集镇副镇长、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是江苏省第八批科技镇长团成员。他成功帮助连云港可为食用菌有限公司、连云港永强食用菌有限公司进行“苏北专项”申报。
爱心扶贫 做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今年暑期,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工程学院3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共计20人来到灌云县图河镇,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为图河中心小学兴隆教学点的孩子们带来300余册儿童图书、1000余元文体用品,以及2000元困难学生爱心基金。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计算机工程学院网络教工党支部、连云港港口集团铁路运输公司机务段党支部与兴隆村党总支部建立了“共建支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进农家(截至8月底发放慰问物品折合人民币约计9000元)、电商义务培训、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等活动。继续教育学院应用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政策,与图河镇政府签订学历教育自主招生协议,开展校政合作,针对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以及低收入户子女需求,开设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大专班。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在灌云县机关生活区设立淮海工学院流动图书室,首期投入图书2000册,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反响良好,实现了预期的“拆去餐桌换书桌、把餐厅改为图书室”的设想,下一步还将逐步增设移动图书馆手机端,建立电子查新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