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机械工程学科与水产养殖学科交叉融合,5月12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特邀大连海洋大学中新合作学院副院长母刚博士,在机械楼会议室N210作题为《滩涂浅海贝藻生态采收装备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专家报告。机械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海洋工程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3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水产食品采捕加工与健康检测前沿技术。报告会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孙启新主持。
母刚博士是大连海洋大学正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辽宁省首批科技专员等人才项目,长期致力于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其团队围绕滩涂浅海贝藻采收装备技术、水产品干燥装备及海上养殖能源系统筹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36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等教学科研奖项4项。
报告会上,母刚博士结合典型案例,系统解析了滩涂贝藻采收装备的智能化、生态化设计理念。他提出,通过筛-刷协同采收装备,可实现贝类减阻采收和稚贝回滩,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贝类底播增养殖环境;同时,针对紫菜等藻类的低损高效采收需求,创新研发的波纹式紫菜打采装备采收损失率低于2.28%。此外,他的团队开发的海上网箱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已在丹东大鹿岛等企业落地,为深远海养殖能源供给提供解决方案。这些成果不仅助力海洋资源高效开发,更为“双碳”目标下的蓝色经济注入新动能。
报告结束后,母刚博士与现场师生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方法、实习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等议题展开交流。副院长孙启新表示,此次机械讲坛为学院实习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将深化与大连海洋大学等单位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建设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推动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为培养海洋装备领域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