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 活动第二十六期在我校会议中心东海厅举行。活动聚焦“学科交叉、产教一体、AI赋能——海洋特色测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邀请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副校长马廷淮、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出席。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孙佳龙教授主持。活动通过“云书院”平台面向省内外高校在线同步直播。

马廷淮简要介绍了我校锚定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向海转型的相关情况。他强调,面对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加快教育和科技双向赋能,深入挖掘产教融合的突破点、探寻校企合作的共赢点、着力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痛点、堵点,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以教育创新应答海洋强国时代命题。
孙佳龙结合“测绘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及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报告了专业聚焦聚力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坚持“三维聚力、向海图强”,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AI赋能”驱动创新,从“测海”迈向“智海”的建设历程、改革路径及实践探索。
江苏省教学名师蒋廷臣教授以《AI赋能,四维融通,深耕国家一流课程》为题,详细阐述了“卫星海洋测量学”课程建设的教改思路、创新举措及实践应用。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炜,做题为《协同创新、技术赋能、共育人才》的主题分享,从企业专家的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思考和建议。
自由研讨环节,测绘工程专业教师与同时与会的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宝宇、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东立、连云港港口集团港口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吴柏宣等企业专家,共同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途径、AI赋能教学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测绘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高井祥教授,教育部测绘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李明峰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们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海洋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郭新宇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江苏海洋大学近年来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自2021年起,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十大举措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十项标准,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构建省级、校级、院级和基层教学组织“四级联动”的教师教学发展组织架构、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态和建设路径、丰富“周周有教研,月月有观摩,季季有讲坛,年年有赛事”的活动供给,使教师教学能力实现快速跃升。举办“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品牌特色教研活动,对于促进高校之间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扩大优质资源向西部地区辐射,发挥着重要作用。她希望各高校能够积极探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共同推动江苏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教师代表,我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各学院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