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我校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成果展示暨优秀项目评审会在体育馆举行。校党委书记许峰、副校长马廷淮到现场指导。来自全校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82个优秀候选项目的团队及指导教师参加展会,申报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学生到场观摩学习。
许峰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学生项目训练、教师指导、继续深造意愿等,听取了学生对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运行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他表示,此次活动展示了我校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办学成果,各学院对创新教育工作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创新活动卓有成效。
参加本次展会的项目,涉及人工智能、乡村振兴、文化创意、机械设计、新材料研发等多个领域。各项目团队通过展板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详细汇报了项目研究过程及产出成果。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作为评审专家进行交叉互评。
由药学院学生团队研发的“长茎葡萄蕨藻多糖保湿霜”,通过分级醇沉提取工艺获取高活性多糖成分,实现产品“保湿+修护+美白”的多重功能。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团队聚焦环保再生与乡村振兴,创新采用水晶废料结合滴胶工艺开发文创产品,制成海洋系列、IP卡通摆件等系列产品;团队成员还开设培训班,帮助村民掌握滴胶灌注技艺,带动残障人士就业。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学生团队展示了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省赛特等奖作品,他们针对竞赛中常用的模型制作材料竹皮、竹条和竹片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竞赛作品结构模型的选材、构件及截面型式的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的制定等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强化资源整合、坚持成果导向、严格过程管理,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通过“大创-竞赛-毕设”三维贯通的教学模式,突显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学科竞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
近三年学校大创项目立项数量年均达到730多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200项,学生参与覆盖面达到1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年均发表论文190多篇,申请、授权知识产权100多件。4个“国创计划”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充分展现了学校近年来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