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9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我校各级党组织、各单位积极组织师生收看这一盛况,通过集中观看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3日上午,静谧的校园充满新学期的朝气,师生们相聚在会议室、实验室、办公室,共同观看直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讴歌伟大抗战精神,共同上了一堂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师生强烈共鸣,阅兵仪式盛大的场景如一幅壮美的画卷,给师生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让师生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自豪感油然而生,沉浸式感受国家强盛、坚定理想信念。
校党委书记许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引领时代,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爱好和平、开创未来的共同心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盛大的阅兵式,彰显了祖国的强大和国防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令人震撼、无比自豪!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新的历史。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向海图强”的目标,将“家国情怀、海洋意识、创新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源源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中成就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的新高度。
在机械工程学院会议室,师生们看到一系列自主研发、技术先进的现代化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学院党委书记王秋玉表示,这折射出我国国防领域高端制造与精密仪器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机械工程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我们将一如既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科研攻关,培育一流人才。引导师生将阅兵激发的家国情怀转化为科研报国的内生动力,让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同频共振,以教育实效回应“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当国产新式高技术装备方阵驶过天安门,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教授、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吴海龙表示,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九三阅兵中“海、陆、空、网”系列新式装备的亮相令人倍感震撼与自豪。这不仅是国防实力的展示,更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阅兵场上每一道金属光泽,都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结晶。作为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我们更应自觉传承先辈精神,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潜心攻坚,力争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为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让科技报国的旗帜在新时代高高飘扬。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一边认真观看了纪念大会,一边热烈讨论,当装备方队展示的先进武器一一亮相时,会议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正义和平事业作出伟大贡献。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罗睿表示。
“当战鹰划破长空的轰鸣声穿透屏幕,当东风浩荡的迷彩方阵踏过天安门广场,胸中翻涌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愈发炽热。”商学院辅导员谭鑫表示,九三阅兵不仅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发师生奋进新时代澎湃热情。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既是时代精神的传递者,更是青春成长的同行者。我将带着这份自豪与感动,做学生成长与伟大时代之间的桥梁,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王晨光表示,“当装备方队的钢铁洪流驶过天安门,我为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深感自豪。虽已脱下军装,但永不褪色的军魂与阅兵式上的强军风采同频共振。我将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科研创新的报国行,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未来我会认真学好自动控制、智能系统等专业知识,把从阅兵式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融入到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实践中,努力成为能为国家科技发展、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青年,守护好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和平与荣光!”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蔡欣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