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一大早,带着全校师生的热切期盼,带着谋划发展的拳拳之心,来自全校各个岗位的党代表们满怀激情,肩负使命,步入会场。
第三次党代会是在全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全校师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代表们纷纷表示,要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集中精力开好这次大会,学习好、领会好大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建言献策,不负全校党员和师生的重托。
本次选出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代表构成比例符合党委的要求。代表中既有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一线教职工党员,也有党员领导干部,离退休老党员和学生党员,女性党员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代表占40.9%,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一线教职工代表占44.3%,学生代表占10%,离退休代表占4.7%。女代表占20.8%。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代表占67.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代表占54.4%。45岁以下的代表占33.6%。
会议期间,党代表们切实履行好神圣职责。他们表示,校党委书记赵炳起代表第二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既总结了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就,又分析了当前我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报告对成绩的总结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对未来的展望定位准确、振奋人心,“一个确保,两个力争”的奋斗目标具体可行,既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
分组讨论期间,各位代表就党代会的报告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谈到推进“人文淮海”工程时,有的老教师代表认为,要继续发扬淮工人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传统美德,凝练淮工精神,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发展合力;在谈到推进“质量淮海”工程时,有的代表表示,要想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就要按照博士学位授予条件,向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取经,客观分析当前我们所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问题,“缺什么、补什么”,大家拧成一股绳,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在谈到推进 “开放淮海”工程时,有的代表表示,我们要加强与社会各个层面的合作共建,在巩固校地合作的同时,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与企业,寻求更多的支持,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煦风拂面,生机勃发。代表们坚信,“淮工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领会好、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报告精神,在党委的领导下,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为学校加快建设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