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光明日报评论:大学生怎样选择未来
2012-04-24 09:53 ——  教育创新研究院   (点击: )
分享到:

      鹦歌岭的故事,让所有年轻或心态年轻的人们心头一热。
      27名大学生选择了有远见的生活方式,也选择了崇高的理想、执著的信念和先进的价值观。
      这群致力于森林保护事业的大学生,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苦、人文环境的陌生,坚守理想,忘我工作,不但重建了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获得了丰富而珍贵的科研数据,而且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优化了当地的人文环境。
      让我们向这27位年轻人献上崇高的敬意!
      经历近5年艰苦的丛林调查,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大学生们建立了属于鹦歌岭的档案馆,为现有的动植物物种数据增添了14种科学新种、26个中国新记录种、178个海南新记录种。经历了无数次价值观的碰撞与心灵的沟通,年轻人与当地黎苗兄弟从陌生到熟悉、从疏离到水乳交融,达成了共同守护鹦歌岭的默契。他们的理念、他们的精神,不仅改变了保护区,也影响了一方水土,更将随着媒体的报道抵达更远的地方,牵动更多人的感情,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志在林泉,胸怀廊庙,以知识奉献社会、回馈他人,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福祉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青年群体最理想的精神风貌,也是高等教育最重要、最珍贵的成果。
      让我们为27名大学生的明智选择喝彩!
      扎根基层的淡泊,坚守理想的纯粹,心忧天下的胸襟,造福社会的觉悟——鹦歌岭的年轻人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为无数同龄人树立了榜样,也再一次启迪我们思索人生的意义与内涵。作为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硕士和博士,他们在选择未来时内心的顾虑和权衡,我们或曾经面对,或正在经历。优渥的待遇、体面的头衔、通达的上升渠道、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对所有人都会有相当的吸引力,而看破这些虚名浮利,选择更有意义、更有远见的生活方式,需要智慧,更需要魄力。鹦歌岭的年轻人展现了这种智慧和魄力,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有价值的人生应遵从理想而不是服膺功利,寻求价值而不是盲从流俗。他们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见证了自我、实现了自我、成就了自我,不负青春、不负人生。
      从2010年起,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2723所,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达600多万人,历年没有就业的约100万人。如果大学生的择业眼光仅仅局限在一二线城市,局限在公务员、大企业、写字楼,既脱离实际,又缺乏想象力。
      我们从鹦歌岭故事里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抵达更辽阔的生活境界,如何发现远方的风景和底层的矿藏。
      在推荐鹦歌岭故事的同时,今天,我们向广大读者推荐鹦歌岭的续篇——三位大学生写的信。“远离喧嚣,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这都是我最企盼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8级生物技术学院学生龙云这样说。他选择毕业后上鹦歌岭。
      与龙云同校的康华荣、苏珊珊也选择毕业后上鹦歌岭,并已得到家长支持。
      让我们为这些同学的选择鼓掌!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