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聚焦党的二十大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我校以“三个强化”推动疫情期间科研工作“不停步”
2022-03-28 09:43 卢娟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点击: )
分享到:

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坚持“一边抗疫情、一边谋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宽服务载体,多渠道沟通、多举措发力,扎实做好科研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实现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两手抓”。全校科研人员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确保学校各类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向前向好推进。

强化管理抓服务推动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3月是战“疫”的关键期,也是学校纵向科研项目申报的重要时间节点,为推进科研工作有序开展,我校科研管理部门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调整科研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突出做好科研“云服务”,保障各类纵向项目申报、产学研合作等科研工作“不停步”。

副校长许兴友先后两次主持召开腾讯会议,安排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科研各项工作。他强调,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科研管理部门要深入贯彻教育部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精神,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科研服务工作。要始终锚定年度科研工作要点,明晰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节点,联动各学院和广大科研教师,落实落细沟通、服务,以高质量服务赋能“疫”线科研工作。要按照上级部门统一要求,全力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要创新做好非常时期产学研的组织与服务,持续推进“线上产学研”合作。

为组织好各类纵向项目的申报,科研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第一时间汇总整理项目申报、指南解读等信息,通过学校官网平台、微信群、QQ工作群、视频会议等渠道进行发布,推动信息实时共享,确保信息有效传达。科研管理人员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同时,扎实做好项目申报指导和问题反馈,与各学院进行深入沟通,为申报人员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及时快速、热情精准解决老师们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用心做好全程全员服务。通过线上方式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项目遴选,密切联系国家基金委、省科技厅等主管部门,就疫情导致的各类纸质材料无法按时提交等问题进行反复沟通,确保项目申报、结题顺利开展。目前,全校共申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5项,省科技厅各类项目108项,省教育厅各类项目78项。

针对产学研合作和横向科研项目签订难以现场开展这一情况,科技处利用线上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果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他们向市内外各科技部门和科技服务机构广泛推送学校《科技成果汇编册》,并围绕4月即将启动的省科技副总申报工作、省高新企业申报工作,提前谋划,积极推进产学研对接。同时,会同各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通过线上交流,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相关技术转移中心、企业的联系,将技术需求及时反馈给相关学院和团队。积极配合做好即将举行的高校院所服务苏北五市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广泛征集科技成果,介绍校内专家团队与企业开展线上对接洽谈。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与我校联系洽谈科技成果转让及产学研合作事宜。

强化组织抓进度促进科研工作“线上运转”

在学校的有序组织下,各学院全面发动学科团队和广大教师“备战”科研项目申报,利用“云平台”开展研究,以多种举措推动科研工作“线上运转”。

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充分发挥学院领导、团队负责人和科研秘书的把关作用,对申报书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线上咨询,实打实地帮助研究人员提高申报质量。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组织专人指导青年博士修改完善申报书,交流国家基金项目申报经验,还邀请清华大学等校外专家对申报书进行同行评审。外国语学院按照“培育国社苗子、重点突破教育部项目、全力推进教育厅项目”的原则,分类推进各类研究项目,组织线上科研服务团队对各个项目进行“点对点”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组织召开线上科研专题会议,邀请校外专家开展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辅导,并组织“攀登者”学术沙龙,召集老师们分享课题申报经验。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在组织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同时,还组织研究人员申报省科技厅省新型研发机构奖补、现代农业、社会发展、产学研等项目29项、省海洋科技创新项目2项,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项目17项、第15批特别资助项目2项。

当前,省内14个沿海县区在开展第一次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我校是5个县级尺度海洋灾害风险普查的技术承担单位。为顺利完成数据成果移交,3月7日至11日,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技术团队多次在线召开5个县区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调查类数据和报告核查会,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相关单位代表审阅了该技术团队完成的数据及成果。近日,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协助连云区政府完成了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申报书的编制工作,还积极推进与中船集团702所的项目合作,与相关企业保持线上联系,开展横向项目合作。机械工程学院通过线上方式与连云港鹰游(集团)、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推进产学研工作,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签订产学研合同金额近200万元,实现了疫情防控与产学研服务同步推进。

强化责任勇担当确保“疫”线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疫情期间,我校广大科研人员坚守岗位、迎难而上,克服人员流动受限等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研究,以勤勉和坚持确保“离校不离研、科研不放松”。

近日,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王攀攀收到一篇科研论文的返修意见,要求他在一个月内补充实验数据,并提交论文修改稿。在征得学院和学校同意后,他天天“泡”在实验室,加班加点地采集样品并开展相关实验。这期间,他不仅完成了论文修改,而且撰写的另一篇科研论文也进入了投稿阶段。与此同时,王老师还化身水产养殖饲养员和实验室安全员,定时去养殖室“打卡”,给学生们养殖的数百尾脊尾白虾投喂饲料,清理残饵和排泄物;细致查看保存学生实验样品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恢复线下教学后研究生们能够顺利启动科研工作。“疫情期间,学校的周全服务和安排让我能够继续开展科研,‘一个人的实验室’也不觉得空虚。”他这样说。

药学院刘彬教授不仅高效完成了个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杰青项目的申报,还积极组织推动学院青年教师申报国家和省市各级项目,每周通过腾讯视频会议组织3场研究生例会,引导多位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多位研究生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发现了多个潜在的重要抗肿瘤的分子靶点。他还与外省市科研人员进行深入合作,完成了1篇高水平一区SCI论文的修回工作。文法学院李敏老师身怀六甲,在积极承担各项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组织动员学院其他老师申报各类纵向课题,多方联系国内专家帮助大家完善申报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忠锋、于涛等多位老师居住在校内,疫情发生后生活十分不便,但他们尽力克服困难,坚持奋战在科研一线,认真打磨项目申报书,受到学院上下的一致点赞。受疫情影响,外国语学院孙军老师一直没能回家,他坚持“封闭”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为了让申报书更臻完善,他与多位外部专家进行网络沟通,多次与社科处相关人员电话交流,对申报书进行了多轮修改。图书馆徐红玉老师为帮助做好黄码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多方联系组建了淮海花园黄码群,白天忙于对接社区、信息收集、政策解读、核酸检测等琐碎工作,只能利用深夜时间撰写课题申报书。她说:“志愿服务和科研工作都是我的分内之事,再苦再累,我也要尽力去做好。”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