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朱莺 蒋乐乐
走进淮海工学院B8—616学生宿舍,6张床铺中有一张尤为干净整洁,被子被叠成了“豆腐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对应的书桌也是一尘不染,让人误以为闯进了军营。这张床铺的主人是王海洋,他曾是一名远赴藏区保家卫国的武警战士,而现在则是淮海工学院法学院行管121班的一名“大三新生”,也是身边同学们口中亲切帅气的“大兵哥”。
保家卫国真汉子
2009年11月,刚进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到100天的王海洋应征入伍。“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小时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等待解放军叔叔去我们家乡海训,所以从小就对军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为了儿时的梦想,他经过层层选拔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军营,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军旅生涯。
2010年4月底,刚结束新兵连训练的王海洋被派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执行“维稳处突”重要任务。当时正处于藏独分子活动的频繁时期,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他被挑选为一线作战人员编入抓捕组,并圆满完成任务荣记三等功,成为了当时全营参与此次任务的士兵中唯一立功的义务兵。凭借出色的表现,2011年10月,王海洋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军人,除了获得这些让人倍感自豪的荣誉,他认为军营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了受益终生的生活习惯。从对外礼仪到军事专业技能,从扬长避短的生活智慧到为人处世的社会哲学,方方面面的收获都让他觉得,参军入伍是最无悔的选择。
亲切严厉“兵哥哥”
在完成两年义务兵锻炼后,王海洋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大专学业。由于荣获三等功,按照国家大学生入伍有关政策,他在省教育厅的安排下进入离家最近的大学深造,并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进入淮海工学院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
戴着军功章重返校园的王海洋,因为年龄略大一些,在同学们眼里,是个既严厉又亲切的“兵哥哥”,他退伍不褪色的“军人风范”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上学期开学后的一个周二早上,他把闹钟定到6点,把我们全都从被窝里拉出来打扫卫生。”舍友小蒋回想起王海洋刚进宿舍时的情景,乐得合不拢嘴。校园里虽然没有了起床号,王海洋却依然每天早早起床叠“豆腐块”,看见舍友都还赖在床上,就“教育”他们说:“我们怎么能在床上浪费青春,太颓废了!”“宿管阿姨的敲门声就像部队里吹起的紧急集合号,让人神经紧绷,浑身发抖。”他的形容让舍友们忍俊不禁,但就是在他的坚持和带领下,616宿舍两年来第一次获得了“文明宿舍”称号。
作为学校“一把火”影视协会的会长,王海洋经常一个人准备社团考评材料到深夜。但在严肃认真的外表下,他又有一颗柔软的心。圣诞节前夜,他用自己的生活费买了苹果和香橙并挨个送到会员手里。在大家的眼中他不仅仅是会长,更是关心照顾他们的“大哥哥”。
一心向学好榜样
无论日常生活还是社团工作,王海洋都很认真,有时甚至有点“较真儿”。由于是大三插班生,学校特意为他制订了专门的培养计划。大三上学期他学了整整18门课,但即便在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他也没有一门挂科。“我知道这是国家给予我的优厚条件,所以我非常珍惜这个上大学的机会!”王海洋说。
每次上课,王海洋都会选择坐在第一排离老师最近的位置。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从不图省事直接上网搜索,而是结合自己的思考,动了十足脑筋后才下笔。法学院教师何俊武对他赞誉有加:“王海洋上课一直紧紧跟着我讲课的思路,作业质量也明显比其他同学高,确实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在学习上,王海洋的目标十分明确,接下来他将一心一意投入到国家公务员的备考中。面对较高难度的公务员考试,他充满了信心:“即便只有一丝希望,我也绝对不会放弃。”
2015年3月27日 江苏教育报 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