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院长 史金飞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加速期,宏观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实体制造业面临换挡升级,创新驱动期待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双创”战略盼望尽可能多的实用型人才助力。高校作为教学与研究机构,担负着输送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而其学术与科研成果能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毕业生能否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接纳,最终都需要在市场进行衡量与兑现。因此高校应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结合实际需要,让教学和科研多接“地气儿”。
首先,针对区域产业状况和经济需要,以优势学科对接地方特色产业。地方经济应该是高校科研单位距离最近的成果享受者,也应该是双方优势资源的最佳结合部,存在着诸多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机会。因此,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学院—产业—平台—团队”合作模式,对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共建大有裨益。正是出于这种考量,我们学院基于连云港市拥有国家“药港”、海洋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先后组建了化工学院、药学院等二级学院,设立了新材料、新能源方面的学科,并组建了一批实验室。不仅大力支持了区域经济,也加速了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其次,打造科研创新团队,攻占产业技术高地。在创新团队组建上有两条路径可走:一是立足学校拥有的国家和省特色专业,整合校内优势资源组建团队;二是放眼国际,搭建具有吸引力的海归人才平台,招募一流的课题带头人组建团队。创新团队还必须有明确的研究攻关方向,课题要以科技含量高、能够产生重大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为立项标准。比如,我们学院5-氯甲基水杨醛课题组依据分子设计原理,探明了高分子侧链连接水杨酸型或水杨醛席夫型功能螯合树脂的制备技术和应用方法,为开拓5-氯甲基水杨醛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原料基础,支持了地方相关产业。
再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期,需要大批实用型人才。因此,高校特别是工科类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尤为艰巨与迫切。然而,高校能否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培养的“产品”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完全要交由市场来检验。显然,是主动对接市场开放办学,以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还是我行我素,按既定模式“生产”毕业生,这其中的差异很大,最终的结果也大不相同。前者向社会输送的应该是广受欢迎的适用型对口人才,后者可能多是走出校门便失业的毕业生。
可见,市场既决定着人才资源配置,也影响着高校教育方向的定位和前途命运。比较而言,只有淡化专业界限,优化知识结构,全面实施通才教育,同时巩固专业基础,强化实践应用,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