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苍梧晚报:淮工牵手本报,共同培养“卓越新闻人” 第四期学员招收仪式正式启动
2016-09-14 17:05 记者 杨锐冰    (点击: 221)
分享到:

2016年9月14日第6版

本报讯 昨天,淮海工学院、苍梧晚报“卓越新闻人”培养项目第四期学员招收仪式正式启动。该培养项目通过高校与报业传媒联动的形式,为新闻媒体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记者获悉,实施“卓越新闻人”培养项目,是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中宣部于2013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也就是所谓“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该培养项目“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技能,强化实践;未来五年500个记者进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任教,500个高校教师到媒体兼职;改革招生、培养、课程和学制模式”。该项目确立“一种专业新闻素养,多种媒介传播能力”的培养理念,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本地高校、新闻机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模式,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有效机制。

“记者不仅仅是新闻的记录者,也是正能量的传播者。”淮工文学院院长吴明忠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这次参加培养项目的15名大学生,应当以准新闻人的准则要求自己,通过实践锻炼,写出越来越好的文字。

启动仪式上,15名大学生纷纷表示,想在新闻媒体下锻炼自己,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展自己的视野,学习、提升自我。虽然大学生们之前没有真正接触过媒体,但他们通过报纸、电视,对新闻记者这一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是因为喜欢新闻所以才选择新闻专业。通过新闻媒体看到记者们的苦与累,也学会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法,透过事物表象看本质。”大学生王晓楠表示。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也成为本届大学生学员的期待。“我们要学会接地气,学会成长与坚持,学新闻人默默付出的精神。”大学生孟玲玲表示。

大学生们的精彩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记者获悉,本届培养项目将结合当前的媒体融合,努力做到与当今日新月异的新闻实践、传播技术相融合,培养具有时代特点的卓越新闻人。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