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连云港日报:淮海工学院: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
2016-09-21 14:59     (点击: )
分享到:

连云港日报2016年9月21日A2

近年来,淮海工学院在全力创建江苏海洋大学进程中,将志愿服务社会、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以文化人 文化传承服务地方发展

作为地方高校,淮工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当有所思、有所为,让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文化根、非遗情、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非遗夏令营活动中走街串巷,深入“镜花缘传说”、“徐福传说”、“汪恕有滴醋酿造工艺”、“刘氏自然拳”等地方非遗项目与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应用技术学院主动作为,精心打造“非遗进校园”、“非遗夏令营”、“文化志愿服务”三大品牌工程,率先成立了市内首个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大学生社团, 开展了“走进非遗——传统戏剧进校园”、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讲座,师生承担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自编自演“东海孝妇”话剧。商学院以“践行非遗传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成为入选国家级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青春筑梦 无偿献血书写人间大爱

学校常年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社会工作。

外国语学院成立了“红十先锋”团队,组建了“益行车队”,以志愿者骑车环行港城的方式,用行动向市民传播公益理念以及健康的生活理念。应用技术学院近年来开展无偿献血培训与讲座18次、血车进校园28次、常规血车志愿服务活动640次,近5000人(次)师生成功参与到无偿献血的活动中,献血量达一百余万毫升,成分血(血小板)的捐献量达45个疗程量。

已连续开展九年的“用爱心为生命加油”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等国家级荣誉3次,江苏省高校百佳学生社团、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等省级荣誉6次。

相约成长 呵护儿童传递社会真情

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关爱儿童,手工益起来”为主题,开展手工艺品收集、手工艺品成果展示以及“巧手”牵小手等活动。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举办了“携手星星的孩子,感受生命的热度”为主题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应用技术学院与市妇幼保健院福佑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共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7年,在服务基地——向阳小学,开展以“爱心陪伴童年,共筑青春梦想”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电子工程院主要从事残疾儿童潜能开发、功能性康复训练、智障儿童托管以及教育咨询等服务项目。“每次活动结束后,这群有语言障碍的孩子们总是紧紧拉着我们的衣袖,目光中充满渴望与泪光。”志愿者金玲在交流时说。

实践育人 “两学一做”推进社区服务

今年4月,应用技术学院与花果山街道宋跳社区合作开展了“学生党员‘两学一做’、服务社区”活动。在大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以社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低保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制度化、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党员在服务社会中增强党性。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夕阳仍灿烂,祝福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为芳芳老年公寓的老人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机械工程学院坚持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每周坚持到新浦汽车站开展“雷锋车”活动、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导服务、市福利院等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常规志愿服务。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连续6年为残疾人厉树青开展志愿服务。

形式多样、深入持久、效果显著的志愿服务社会活动,成为淮海工学院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抓手,广泛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注重内容创新、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育人内涵,已经成为该校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的“三大法宝”。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