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苍梧晚报:海洋科技创新大咖港城聚“议”
2016-11-21 14:27 记 者 席毅行 通讯员 周锦忠 陈晓艳    (点击: )
分享到:

苍梧晚报2016年11月20日第3版

本报讯 昨日上午,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交流会在淮海工学院举行,来自国家和省、市海洋部门,台湾海洋类高校和淮工的专家为我市蓝色经济把脉。同时,作为淮海工学院特色办学58周年庆典的一部分,交流会也进一步丰富了淮工的海洋特色学科,为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积累了经验。

我市海域面积6677平方公里,浅海滩涂160万亩,岸线总长211.6公里,拥有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素有“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对虾养殖之乡”和“中国泥鳅之乡”的美誉。我市还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的交汇点和全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战略先导区,研究海洋与渔业的科技创新对我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次交流会为期一天,会上,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杨华、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潘建林以及淮工海洋专业的专家就我省海洋生态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一名淮工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她自幼对海洋感兴趣,立志为蓝色经济的发展努力,听过演讲后,自己更加坚定了志向。

当天的交流会,也是淮海工学院特色办学58周年庆典。多年来,淮工在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创建了测绘与海洋信息、土木与海港工程、海洋生命与水产等特色海洋类学院和学科。淮工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交流会旨在推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这也是多年来淮工一直致力于打造蓝色学科、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一个缩影。”

在庆典上,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授予淮工“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海洋出版社将与淮工共建“海洋出版社江苏分社”。此外,台湾海洋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还与淮工签署了备忘录和学生交流合作约定书。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