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日报2017年4月17日A3版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多年来,淮海工学院团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精心打造品牌活动,用品牌发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校团委连续5年获得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项目,荣获全省共青团工作创新创优成果奖一等奖。
苍梧聊斋——把信仰“聊”进学生心田
“苍梧聊斋”是校团委为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自2003年起搭建并长期坚持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苍梧聊斋”系列交流栏目,每学期定期举办,紧密围绕大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已制作完成41期,参与师生达数万人次。
“苍梧聊斋”栏目变“说教”为“参与”。以“你在他乡还好吗——走近西部计划志愿者”为题,邀请4位志愿者畅谈切身感受,实现了变“言传”为“身教”。节目播出后不久,近200名毕业生主动要求到西部志愿服务。“我在春天有个约会——讲述身边的爱情故事”、“飞在自己的天空里——我的打工经历”等栏目,变“约束”为“引导”。一批专家学者被邀请参加话题讨论,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闭”为“开放”。
“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致青春,畅未来”、“致敬我们身边的冠军”等活动嘉宾的奋斗故事深深感染和打动了同学。“苍梧聊斋”栏目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梦想公开课——让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由校团委主办的新生入学第一课——梦想公开课,是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有益尝试和大胆创新。学校团刊《淮海潮》编撰《梦想公开课文集》特刊。
2016年梦想公开课以“做一个有梦想的淮海园学子”为主题,分为做有信仰的一代、懂奉献的一代、能创造的一代、勇担当的一代和做最好的自己五个篇章。
曾经参与抗战的革命老兵通过视频表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期待与牵挂。药学院高嵩博士讲述自己在海外求学路上信仰坚持的力量。张敏同学用三年的“全民阅读乡村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历,来诠释什么叫做“奉己,奉他,不忘初心”。穆强、张奎亮、张冬冬分别从如何做好身边的小事、如何开启创造性思维、如何创新创业等与新生分享了他们的心路历程。特邀优秀校友陶军和李大钊讲述自己毕业后是如何勇于担当和艰苦奋斗的历程。
梦想公开课——新生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用最打动人的方式,在每位新生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
青马工程——使信念变为坚实的脚步
自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专项工作以来,校团委始终将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引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每学年分别开办青马工程初级培训班和青马工程菁英班。
五年多来,青马工程初级培训班由学校各二级学院组织开班并进行培训,学员数量达到3800余人。青马工程菁英班,由校团委从青马工程初级培训班学员中,挑选更加优秀的对象,通过青马工程菁英班的学习培训,使他们能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成长,共培养学员250余名。很多学员成了校、院两级学生组织的主要干部。通过青马工程的培训,学员们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相当一部分学员在校期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与青马工程培训同步,校团委又精心构建“深蓝训练营”,一年来,2000多名学生骨干参与,接受学生工作思想方法、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