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锐冰通讯员陈晓艳鹏巍
“麻溜儿的”,“侬好”,“雄起”……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民族文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讲着当地的方言,更让淮工校园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息。由于这些方言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淮工校园里闹了不少笑话,大学生们笑称为“令人捧腹的方言剧目”。
“∏”、“1”不分闹笑话
最让大二学生小陶印象深刻的是军训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一位来自新疆的同学带来了家乡特产,名叫“铁木真的干粮”。
看到特产,小陶脱口而出,“我要吃铁木真的干娘(粮)!”此话一出,旁边的同学立即接了句,”你吃了他的干娘,那他的干爹怎么办啊?”
顿时,整个方阵都笑翻了,可小陶还一脸无辜地看着大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小陶才知道由于南京人“∏”、“1”不分,自己说的“干粮”在同学听来成了“干娘”。“平时在家时说习惯了,到大学里没感到有什么不同。这才闹出了笑话。”小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同学母亲将方言听成英语
有着类似经历的大一新生小秦也道出了自己的“糗事”。开学后,小秦和舍友都挺想家的,不约而同地给家里打电话。
忽然,正在和母亲通话的小马大笑起来。舍友们都把目光投到小马身上,小马好不容易止住笑声,把事情经过告诉大家。
原来,小马正在和母亲聊天时,母亲突然问自己,“你们舍友刚到学校,学习就那么认真啊?大晚上的还在读英语,你也应该向人家学习啊!”
这个在小马母亲口中“读英语”的舍友,就是正在和家人通电话的小秦。小秦的江阴方言乍听起来还真有点像英语。
来自徐州的小马开玩笑说,“苏南方言属于吴方言,比较难懂。我们徐州话偏侉,更接近普通话,我打电话说的小秘密都给他们听了去呢!”
“和同学聊天时最怕遇见对方的老乡,说着说着,同学和老乡就说起方言,想插嘴都插 不上。”来自湖北的一位同学说。
大学生从方言里找归属感
在淮工土木工程学院,有一个同学叫张大野。人如其名,张大野有着豪爽的东北人性格。他的东北口音颇重,说起话来,还颇有些赵本山小品里的味道。
有趣的是,在短短的大学新生生活里,张大野的东北方言风靡全宿舍,舍友也竞相模仿,学得很“神似”。张大野不是不会说普通话,“方言让我有一种归属感。”
同样来自东北的一位女大学生说,“只要我一张口说方言,同学们就会想到我们那里的二人转还有大秧歌。”不少大学生表示,方言可以不仅让大学生活充满乐趣,也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今,淮工校园里还流行这样一些网络语,如“童鞋们”、“酱紫”等。这些网络流行语成了大家共同的“新方言”。
“方言很有存在的价值,它是学者进行文化研究的重要媒介,是老百姓交流的重要工具,很多网络热词来源于方言。”淮工文学院安俊丽副教授表示。
苍梧晚报 2011年11月01日 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