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连云港日报:淮工艺术学院“破天荒”为大一新生办画展
2017-05-16 16:12 张晨晨 李春  连云港日报   (点击: )
分享到:

连云港日报2017年5月15日文化周刊

淮工艺术学院“破天荒”为大一新生办画展

来自“水泊梁山”的赵勇:

我对人物画的喜爱,就像一个“瘾君子”

□ 张晨晨 李春 文/图

近段时间,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的一处展厅里,天天都围满了好奇的学生,不断发出的惊呼声和赞叹声成为了这里的“主调”——这是该院为大一学生赵勇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展览现场。在这个不大的展厅里,共展出了由赵勇绘制的23幅画作,涉及了近500个人物。

赵勇,也叫赵凌川,今年才20岁,却视绘画为生命。他在一篇文章中如是写道:“如果说真的正如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所讲到的那样‘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那么,毫无疑问地讲,能让我为之坚强的便是绘画,这样的一个梦想也是绘画。”

为了潜心画画,曾甘愿辍学在家

正襟危坐的玉皇大帝、圣光凸显的三清尊神,以及各执宝器的四圣真君、威武怒视的关圣本君等,在艺术学院专门为他布置的展厅里,挂在墙上的一幅长度约12米、囊括了126个人物、名为《群仙欣会图》的长卷,立刻吸引了笔者的目光——这幅弥泛着古拙土腥气和道教民俗气的长篇画作,一时让笔者感觉深临了千年以前的古寺庙宇,有种近距离领略古代宗教壁画的穿越般的即视感。

也许这种画风跟赵勇的出生地不无关联——有些腼腆的赵勇,家乡在山东济宁的梁山,那是孔孟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历史发生地。也可能是受到这种齐鲁文化的浸染,以及古典文学的熏陶,他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伯父和父亲都是我们当地搞建筑彩饰的画师,从小我就耳濡目染,获得了绘画的启蒙。”赵勇回忆道。

赵勇展出的画作中,除了少数几幅山水画,大部分都是工笔、重彩的人物画,而这些人物画中,除两三幅细腻的女性主题画作之外,其他基本都是画风粗犷、透着古拙气的“男性主题”画作,一如《水浒传》里的群英谱。对《水浒传》的典故,赵勇如数家珍。2012年,年仅15岁的赵勇完成了绘画生涯里的第三套人物画,是关于《水浒传》的,他几乎熟悉其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

因为画画,赵勇曾无心学习,为此他甚至说服父母,辍学专门学习绘画。“当时,上课的时候想,回到宿舍的时候想,吃饭的时候也想。就像瘾君子犯瘾的时候。”赵勇调侃当时的“沉迷程度”。

画作中充满了对道教文化的热爱

素描画《昭君出塞》是赵勇人生里的第一幅长篇大作,创作于2013年他辍学期间;那是以中国画线描的形式,以“王昭君出使塞外”为主线,用了20天的时间,独立构思和创作完成的一幅画。全画充满了动态的美感和古雅气质。由此,赵勇视它为绘画生涯里的一个转折点。这幅画也是此次展览的一幅重头画作。

实际上,除了《昭君出塞》、《金陵十二钗》、《孔子七十二徒》等个别画作,赵勇的画作中,总是弥泛着浓烈的古典道教文化气息,无论是《群仙欣会图》,还是《八十七神仙卷》,无不展现了他对于古典道家文化的理解,所以,如果不是看到本人,还会以为这些画作出自一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者。“我从小学习中国画,对古代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自然是爱慕不已,比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以及后来被人誉为敦煌之宝的《维摩诘经变》等传统线性人物画中的经典。”

所以,基于自己的爱好,年纪轻轻的赵勇又开始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神缘造像,并以上海城隍庙的壁画为原型,历时四个月完成了《群仙欣会图》,赵勇说,“至今,我仍旧喜欢这部作品。那时,我有四个月的时间未曾下楼,从在画室里穿毛衣的日子画到了穿背心的季节。十分有成就感。”

因为这幅复杂度和信息量爆表的画作,一时,赵勇受到很大关注。其后,他也会经常出去旅行,去写生,去采风,去写东西。那年夏天,他从黄土高原写生刚回来,想到了绘制一幅以吴道子人物画风格为主的《八十七神仙卷》。为了精益求精,赵勇花费了三年的时间,直到2017年的寒假才全部完成。这期间,他甚至一度精神崩溃。

愿在绘画这条路上一直“沉迷”下去

赵勇说,绘画在逐渐成为他生命里的一部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周围师长的劝诫,他认识到辍学绘画是短视之举,理应重新回到学校,去学习文化知识,去系统夯实自己的绘画之路。于是他重新回到校园,并在去年考上了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正式踏上了科班之路。

几年来,赵勇对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各处庙宇的宗教壁画都依次描摹过。同时,他一直对敦煌壁画情有独钟,幻想着能够像张大千那样在敦煌一住就是几年,可以怡然自得地赏析这层层壁画之中的奥妙。终于,在去年暑假,他专门去了趟敦煌,领略了“飞天”之美。在展厅里,此次也单独辟出了一个角落,安放了一幅“敦煌画风”的飞天画作,引得众人啧啧称奇,说这小伙子不简单!

“一直会听到有人说‘如果不是为了考大学,谁会选择学美术?’在此,我可以很坦诚地说,我不是这样的一个人。”赵勇对笔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因为喜欢绘画而绘画。此后,他将不再囿于对古典人物画的探索,而是更多地去探寻现代人物画的奥妙,并计划在今年去一趟西藏,像陈丹青一般,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西藏组画”。

赵勇很喜欢俞敏洪在北师大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的一段话:“生命如同一泓清水,源头处没有一点的污染,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笑容灿烂,生活就像水一般没有苦涩的笑容,而随着时光的渐行渐远,各自经历的不同,那张天真的脸上开始出现思索,惆怅!”他说: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曾有一段时间我一直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带着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追求,在寻找,终于找对了这条路,绘画。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