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锐冰 通讯员 陈晓艳 作为“阅师无数”的当代大学生,很多淮工学子对老师有着特别的喜好,“挑”老师上课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时尚、搞怪、激情、内涵成为衡量老师的新标尺。与此同时,满腹才华的大学老师们也开始以最能吸引学生的方式来授课,以往呆板而严肃的三尺讲台,如今成为了老师们的个性舞台。
形象派:“情景再现”演活课本
“我们学院的课堂上经常有一个有趣场景:一个老师边扶眼镜边模仿各种动物动作。”海洋学院的学生小岳谈及教海洋动物学的吴老师的搞笑动作,忍俊不禁。
多年来,吴老师一直坚持以“身体力行”的方式给学生上课,用身体模仿各种动物,课本上涉及的动物无一例外。
同是海洋学院学生的小刘说:“老师这么一模仿,我们的印象就特别深刻,每次提到某个动物,就会一下子想到他上课时的样子。”知识是死的,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老师们的“情景再现法”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对枯燥的课本知识加深了记忆。 教婚姻学的张老师,讲课时善于发挥自己模仿的天赋。分析案例时,她会用不同的声音讲一个案例,甚至彻底融入每个人物的角色中。
“当事人的特点、证人的特点,她都能准确把握,简直像个说书人。同学们对她讲的案例印象特别深。”学生小韩说。
幽默派:走神、睡觉?我有妙招
文学院张老师的课大多是上午的后三节。
每到第四节课,大规模的“卧倒”现象总是会在课堂上出现。为此,张老师想了一个妙招—— —— —讲一些同学们喜欢的故事。
“然后呢?怎么样了?”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一个个用迫切的眼神看着讲台上的老师。“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讲台上的张老师,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吊足了学生们的胃口。
“张老师每次都这样,我们对他真是又爱又恨!”文学院的学生小陈说。
“啪啪啪!啪啪啪!”睡梦中的小谭被一阵熟悉的拍桌子声惊醒。“还有人在睡啊,再不起来我就继续拍桌子,反正我不怕疼!”同学们被王老师逗笑了。有别于张老师,这是王老师的一贯风格—— —拍桌子。
课堂45分钟,走神和犯困总是在所难免。有的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有的老师连 番轰炸,惨淡收场;一些另类老师总结前人,发明了不少“怪招”,折中,更显机智。
个性派:口头禅成专属标签
宿舍卧谈会、食堂聚餐会上,老师们的口头禅和习惯动作常常是大学生们谈论的话题。这些个性化的“标签”既让大家忍俊不禁,又成为吸引大学生们注意力的“法宝”。
“当圈儿趋于无穷时会怎么样?”“函数f圈儿趋于零。”这样的师生对话通常让其他班级的同学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
“谭老师喜欢把x说成‘圈儿’,比如3-x他会说成是‘三减圈儿’,刚开始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后来竟然也跟他一起说‘圈儿’。这么说不光是好玩儿,还能防止我们混淆复合函数,这方法特实用!”理学院的学生小孙点着头说。
“只要他举起手机,我们就知道有案子要发生了……”法学院的学生小韩打趣道。法学院赵老师在讲案例分析时,经常拿自己的手机作为道具。
“比如说,我欠了这位同学200块钱,把这个手机抵押给他……”赵老师拿着手机讲解着,同学们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从“这个手机”转移到了案例中。
“每次看到案例分析,我想到的总是老师的手机,再顺着手机马上能回想起老师平时讲解的知识点。”法学院的大学生们纷纷表示。
来源:苍梧晚报 2011-05-12 第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