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化工报:江苏东海为50万吨固废找出路 科技创新 石英固废技术获推荐
2017-06-21 08:44 王云立 周锦忠  中国化工报   (点击: )
分享到:

2017年6月20日中国化工报科技创新版

(记者王云立通讯员周锦忠)上周(6月13日),记者在连云港市弘扬石英制品有限公司了解到,由淮海工学院与该公司联合研发的石英制品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近日已被地方政府部门江苏省东海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全行业推广使用。此举不仅展现了校企合作的丰硕成果,也预示着此项专利技术将对当地硅产业由粗放式生产到集约化经营起到强大支持作用。据悉,此项目已引起省发改委关注,被纳入重点产业考察调研范围。

“石英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非常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项目技术带头人、淮工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张东恩博士对记者说,目前国内硅行业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是高品位石英资源逐渐枯竭,而加工领域却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同时,行业目前难于满足航天航空、国防、光纤、科研等对高端石英产品量与质的现实需求,必须在行业大兴科技进步。”张东恩说。

弘扬公司董事长徐传龙告诉记者,目前石英石品位一般在96%—97%之间,而加工高端石英制品需将其提纯至99.99%以上。但主要出于成本考虑,加工企业将石英矿石粉碎后,一般选取的使用范围是40目—160目,这意味着有30%—40%的资源作为固废直接丢弃。连云港东海地区作为国内著名水晶之乡,硅加工是地方支柱性产业,目前有大小加工企业1000余家,每年产生所谓固废达50万吨以上。这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严重损害了环境。

正是受此困惑,当地硅产业亟需以科技创新改变现状,由此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之路的深化探索。据张东恩博士介绍,此项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废弃石英矿石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先进的选别富集提纯技术生产高纯石英砂产品。重点攻克目标为:一是结合杂质特点,确立化学提纯工艺采用的水玻璃、氢氟酸溶剂的合适配比及浓度;二是确立采用化学提纯与机械提纯相结合法时合适的提纯温度、压力等环境,从而加速石英中杂质离子的溶出速度;三是探索更为合理、高效的提纯工艺路线,优化确定各种工艺参数。

“同时,还自主研制出无污染专用提纯设备:包括破碎、粉磨、机械化学提纯系统,以及配套的浮选、磁选、烘干、有机改性、水制备系统。显然,新型提纯设备的研制,也是新技术顺利实施的重要装备基础。”张东恩说。

据悉,我国用于生产高纯石英砂的资源非常有限,包括连云港地区在内的各地石英矿石资源已趋于枯竭。据介绍,每回收处理1万吨石英类固废可获取:高纯石英砂2000吨,改性石英粉4000吨,玻璃窑用熔融石英粉3000吨,产值约为3100万元,实现利税1600万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都非常可观的。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