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日报2017年9月11日A2版重要新闻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乎社会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是每一名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最大的民生工程。
淮海工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4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平稳,年终就业率均超过97%。截止到今年8月25日,2017届毕业生总就业率93.60%,协议就业率(含升学、出国)93.39%。学校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健全机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关心就业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精准服务”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每年都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推进就业工作。
配齐专职人员,提升指导水平。近4年,15名老师参加了职业指导师培训,17名老师参加了创业咨询师培训,40名老师参加了SYB讲师培训,4名老师参加了江苏省就创业骨干教师业务培训,均取得相应证书。
学校把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列入校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服务区域,为毕业生提供更为便捷、高质量的服务。编印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就业百问》、《毕业生资源介绍》,方便毕业生及相关人员查阅有关的政策、法规、实施办法。
拓展就业市场,为大学生就业搭桥铺路
学校主动加强与地方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推荐毕业生。近年来,与连云港、苏州等市的15个县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就业网站自正式开通以来,不断进行了改版和完善,充分利用“91job智慧就业平台”和手机APP等技术,实现了供需信息匹配、生企精准对接。2016年就业官方微信升级为服务号,实现了网站、微信、手机APP三大就业平台信息的同步。今年毕业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沈晓斌,大四就签约了腾讯公司深圳总部,成为该班最早就业的毕业生。
近4年,学校为毕业生举办招聘会396场,地区专场招聘会29场,连续多年举办“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暨淮海工学院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2016年举办了学校第一届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参会单位77家,提供岗位2946个。
学校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就业,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2014-2016年,毕业生到基层、各类企业就业达12000余人,占就业总人数的近90%,学校连续三年获“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优秀组织奖”。
分级指导,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一系列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全校有KAB讲师5人,SYB师资40人,IYB师资3人,一级科技咨询师2人。由大学科技园牵头成立创业导师团,创业导师、创业联络员,共计68人。
学校加强校企沟通,建立校企“双赢”模式,建立了一批企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行业认可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实践基地。51家企业为大学生提供650个实习就业岗位,年实训人员800人次,上岗人数1200人次。
2013年9月,大学科技园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企业65家以上。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项目论证、公司注册等“一站式”服务及10项优惠政策。
王舒,2014届毕业生,檬檬网和檬檬宝贝的创始人,入选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创业个人先进典型。2014年创办常州海沐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现为公司总经理。他的成功得益于在校期间的创业就业培训,近年来,像他这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校友越来越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