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海洋报:推进科技创新 服务蓝色经济——淮海工学院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
2017-10-09 10:45 周锦忠 廖江华  中国海洋报   (点击: )
分享到:

中国海洋报2017年10月9日A3版

近日,淮海工学院被农业部遴选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院长阎斌伦教授被聘为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综合试验站站长,董志国博士被聘为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综合试验站站长。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的地方工科院校,淮海工学院在依托科研创新优势、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服务区域目标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聚焦海洋生物 做强基础应用研究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依托淮海工学院的省级涉海科研平台,始终秉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服务三农为核心”的原则,紧紧围绕江苏海洋经济开发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做大做强海洋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

实验室聘请中国工程院赵法箴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自建立以来累计投入近400万元,资助60余项开放课题的研究工作,开放课题的选题既瞄准海洋科学中具有普遍性的基础课题和前沿课题,又对接水产养殖、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药物研究等海洋经济发展产业。

截止到2016年,实验室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6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9项。在《Nature Climate Change》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823篇,其中SCI收录154篇,出版专著11部;申请发明专利87件,其中授权32件。“浒苔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育苗池的脊尾白虾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等一批科研成果解决了一系列困扰产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搭建创新平台 构筑人才培养高地

实验室先后创建了“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质资源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水甲壳动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质资源库”等近10个科研创新平台,拥有海水养殖动物病害、江苏省海水甲壳动物遗传育种、江苏省海水甲壳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三个重点研究室和1个分析测试室。到目前为止,已搭建起一个集海水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新品种培育、饲料研发为一体综合海洋生物产业研发基地。以实验室为支撑,学校还获批为“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

实验室通过集成整合优势学科团队,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的思维活跃、学风严谨的科研队伍,具有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6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入选“香江学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各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9人。实验室建设产学研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和实习基地28个,培养研究生112人。

“海洋甲壳类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获得了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称号,这是江苏省海洋生物类唯一的一个六大人才高峰建设团队。“应用海洋生物学科研创新团队”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立项支持。

产学研结合 助推蓝色经济

实验室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将论文写在池塘边,将技术带给渔民,更好的服务地方产业。实验室主任阎斌伦教授把鱼池、虾塘作为自己教学和科研的“第一实验室”,做给渔民看、教会渔民干、帮着渔民赚,用亲身实践引导赣榆区沿海3万养殖户利用10万亩滩涂、池塘进行鱼虾蟹贝等综合混养,被渔民亲切地称呼为“渔民教授”。高焕博士,每年都会在赣榆待上数月,先后为赣榆区引进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等新品种多个。

实验室先后选派14位教授、博士参加“科技服务沿海开发”和省“科技镇长团”等活动。2014年,重点实验室的董志国博士作为江苏省科技镇长团成员,挂职连云港高公岛街道工委副书记。一年多来,不仅为当地渔民引进了坛紫菜、江蓠等紫菜养殖新品种,还以“政府+院校+企业”的联合增效模式,签订了大型海藻养殖生态修复项目协议。

海水养殖甲壳类种质资源库,为江苏省海水甲壳类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目前,已完成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等甲壳类生物的种质库构建工作。与江苏省海水养殖企业建立了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已经为十余家企业提供了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等科技服务。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脊尾白虾快速生长新品系,比原有品种生长速度提高12.5%,平均亩产量达到200公斤,实现了亩产毛利润9000余元、净利润4500元。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