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聚焦党的二十大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海洋报:面向大海育人才——访淮海工学院院长宁晓明
2019-01-21 20:19 张向冰  中国海洋报   (点击: )
分享到:

中国海洋报2019年1月21日A4版

通讯员 张兵

淮海工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沿海地区改革开放而创办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近年来,淮海工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海洋特色教育,筹建更名“江苏海洋大学”的申报方案已列入《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一所工科普通高校,缘何倾力打造海洋特色?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淮海工学院院长宁晓明。

探索蓝色办学之路

“江苏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四位,但是海洋生产总值仅排名全国第七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海洋产业体系不完善,海洋科技和人才支撑不足。”宁晓明认为,更名江苏海洋大学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优化海洋人才培养布局的战略需要。

宁晓明表示,我国大部分沿海省份都建有海洋类大学,江苏作为一个沿海经济大省,至今尚未设置海洋大学,更名江苏海洋大学也是支撑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客观需要。沿海地区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区域,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1+3”功能区战略,即 “1”:扬子江城市群战略。“3”:沿海经济带(南通、盐城、连云港沿海3市,主攻现代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是江苏的潜在增长极);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为主,拓展江苏发展纵深);江淮生态经济区(淮安、宿迁全境以及扬泰盐的部分县域,打造江苏的中心生态花园,发挥其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充分体现了国家沿海开发、陆海统筹的战略意图。连云港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也是江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等四大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

“更名不是为了名字上好听、面子上好看,而是加快学校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宁晓明表示,目前,淮海工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现有校名已不能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制约了学校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淮海工学院坚持面向行业、面向区域、面向实践办学,探索出了一条与海洋经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办学之路,为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江苏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集成打造的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经济与文化四大涉海学科平台,不断凝练涉海学科方向与专业特色优势。海洋科学与技术是江苏省首批唯一的涉海类优势学科,最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海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响应试验平台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在淮海工学院的63个本科专业中,涉海专业如水产养殖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等涉海专业28个,占比44.44%,基本覆盖了江苏所有海洋产业门类。”宁晓明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涉海类专业已经为我国海洋渔业、海洋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行业输送了近2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海洋科技成果频频

近年来,淮海工学院先后建成了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药物活性分子筛选、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等4个省级涉海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省联合技术转移中心、江苏省海洋文化产业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一大批省级涉海科研和产业孵化平台。依托各类平台,该校在水产、海洋生物、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经济与文化领域为江苏海洋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宁晓明向记者介绍了该校的几个标志性成果:海水养殖种质创新和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关键技术优化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引领了江苏沿海海水池塘养殖健康发展,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培育了脊尾白虾“淮海1号”新品系1个,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成果在连云港、盐城、南通3市推广,养殖面积达25万多亩,新增产值68.5亿元,新增利润20.9亿元。

在海洋生物领域,该校发挥蛋白质技术平台的优势,独辟蹊径地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广谱甲基化保护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突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实现限制性内切酶的规模化生产。如今,该校研究团队已开发出47种快速限制酶,产品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此外,该校在水面无人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已开发出水环境监测、应急、监察系列无人船,水文、地貌、海洋调查系列无人艇,安防、核安全、抗洪抢险系列无人艇等三大系列产品。先后获得国家海洋科学技术特等奖、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等荣誉。

向着研究型大学转变

谈及淮海工学院未来的发展,宁晓明信心满满地说:“更名江苏海洋大学,不是终极目标,学校希望通过更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也通过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他表示,该校将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实现从应用型大学向应用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力争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显著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

在学科发展方面,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生长,着力构建特色明显、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瞄准21世纪海洋科技发展趋势,紧跟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江苏省海洋事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发展涉海特色优势学科,努力在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经济与文化等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集群。

在人才培养方面,该校将以开展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海洋意识、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一所海洋特色高校,为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宁晓明表示,将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将淮海工学院发展成为契合我国东部海洋经济圈、“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需求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园区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