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江苏教育报:没有期限的成长小组
2019-06-06 16:49   江苏教育报   (点击: )
分享到:

江苏教育报2019年6月5日A4版

通讯员 解如华

下午4:50,淮海工学院资产处副处长肖莉刚刚结束分管科室的工作会议,就匆忙赶往学校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去参加本周的成长小组活动。肖莉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参加的第几期活动了,虽然早已离开了学生工作岗位,但只要和本职工作没有冲突,她每周五下午都会准时与成长小组的伙伴们聚首,一起学习心理教育和咨询的相关知识。这件事情,她已经坚持了7年。她总说,心理教育与咨询成长小组,是一个特殊的小组,是一个充满爱与热情的小组。

“心理教育与咨询成长小组成立于2012年3月。”淮海工学院学生处原心理中心主任田德勇是成长小组的创建者之一。当时,为了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在校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同时也让对心理教育与咨询感兴趣的教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他与心理中心的教师们协商决定,在已经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35名二级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中,采用自愿报名的形式,组建成长小组。最终,17名教师加入其中。“小组最初的设置是每周举行一次学习会,每次一个半小时,为期一个学期。”田德勇说。

没想到一学期结束时,小组成员们纷纷表示,希望小组能够继续保留下去。就这样,每周参加一次学习活动就成了小组成员的固定安排。不知不觉中,成长小组已走过了7个年头,截至目前,共开展了170余期学习活动,组员也在不断增加。

成长小组的学习内容以同辈案例督导、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为主。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组员们在专职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逐步成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有6人成为兼职咨询师,其中3人已通过了注册助理心理师资质;4人具备带领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的能力;10人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此外,成长小组的活动也提升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据了解,该校辅导员每年能完成近600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15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0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同时其识别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也迅速提高。

该校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汉珍加入成长小组刚满两年,“由于小组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我从申请加入小组到获批入组,经过了一年的等待,因此我倍加珍惜和伙伴们一起学习的机会。”他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小组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既学到了能够用来服务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增强了自己的职业认同感,我希望小组能一直走下去”。

“淮海工学院是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没有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支撑,又地处苏北,难以便利地接受省内优质资源的辐射,只能立足于校内已有资源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进行专业化培养。”张萍是该校学生处副处长,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也是成长小组的核心成员。她说,采用心理中心专职人员带领成长小组这种形式,培养了校内人才,弥补了学校在地域和资源上的劣势。

依托成长小组的自我修炼,淮海工学院建立起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心理工作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学生的极大认可。最近一次对全校近1.2万名学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92.51%的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感到满意。

就在上个月,2014级的一名来访者还特地给她的咨询师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说:“老师,我特别感谢您,是您在我最艰难的时候陪伴我、支持我、鼓励我,不仅消除了我的烦恼,还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我现在能够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决定了,这种感觉特别好……”

“心理工作是特别需要用心和用情去做的工作,我很高兴地看到我校有一群对心理工作特别感兴趣的老师,他们对工作的投入一定会在学生的心田播撒阳光,助力学生的心理成长。”淮海工学院副校长金芙蓉如是说。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