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日报2019年6月19日A9版
王梦君:科研达人养成记
“我毕业了!”日前,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研三应届毕业生王梦君手捧毕业证书,内心充满感激与幸福。
三年前,王梦君和男友约定,共同报考苏州大学研究生,没想到男友被录取,而她阴差阳错被调剂到淮海工学院。带着些许的失落,王梦君独自一人来到了连云港。推开实验室门的一刹那,她的心凉了半截。“第一次进实验室,因为师兄们不常收拾,环境脏乱,有不少污油和垃圾。”
王梦君含着委屈的泪水敲开了导师童志伟的办公室门,“老师,我不要来了!”
“来来来,坐下慢慢说。”童老师听了王梦君一席话,递上一杯水,“这里实验条件可能差一点,但你能得到导师一对一的指导,实验机会也多。说不定三年后,你的科研成果会远远超过你男朋友,你要不要留下来试试?”
童老师的鼓励让王梦君重新燃起了斗志。这个文静的江南女孩默默地把实验室收拾干浄,开始新的学习和研究生活。两个学校,相隔数百里,除了像一般恋人般的慰藉和鼓励外,王梦君和男友还存在着特殊的“比试”关系——三年后看谁发表更多的论文。
研一署假,王梦君通过阅读文献自主确定了研究课题一一制备一种新型CsTi2Nb07和钻卟啉自组装复合材料并用于抗坏血酸传感。自此,“714”成为她的学习生活规律——一周7天,一天14个小时。作为实验室唯一的女生,扎一束马尾,着一身白大褂成了她的“行头标配”。三年来,王梦君一共发表了18篇学术论文,其中6篇第一作者英文SCi论文已被检索,比很多博士生都多。同时,几乎包揽了各类奖项: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研究生”、校级一等奖学金……
在导师眼里,王梦君是个“有韧劲、不服输”的学生,在学弟学妺眼里,她又是个善解人意、乐于分享的大师姐。她热衷于把习得的研究方法、实验技能、数据分析技巧毫不隐藏地传授给师弟师妹。
“研究生复试面试之前,学姐帮我把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过了好几遍,没想到面试的时候老师全问到了,学姐真是神了。”以面试第一的成绩考上扬州大学研究生的淮工本科毕业生王宇告诉笔者。
硕士毕业后,王梦君和男友在苏大胜利会师,双双攻读博士。如今,她把做科研当成一种享受,享受不断挑战自我的乐趣,期待未来在“电化学”研究方向,破解更多环境保护、科学治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