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现代快报+:新春走基层丨就地过年,江苏用温暖与陪伴迎接别样年味
2021-01-31 14:06   现代快报+ 现代快报+ZAKE南京   (点击: )
分享到:

现代快报+ 2021年1月31日   A3版

现代快报+ZAKE南京   2021年1月30日

1 月 28 日,2021 年春运正式启幕,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运第一天车站客流量明显少于往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异乡人选择了就地过年。

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安全,异乡人放弃了春节和亲人团聚的机会。1 月 29 日,现代快报记者奔赴江苏各地,听听就地过年的他们,都有什么特别的新年主题词。

地点:南京

收礼物

社区给留宁儿童准备了书籍和零食大礼包

" 所以我只好选择别的职业,我学会了开飞机。我飞遍整个世界 ……"1 月 29 日,9 岁的李吴星捧着一本《小王子》正看得津津有味,这本书是他前一天收到的新年礼物。秦淮区月牙湖街道金泰社区给留在南京过年的 10 名儿童每人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 6 本书籍和零食大礼包。收到礼物后,孩子们开心地合影留念。

△李吴星在看《小王子》

《小王子》是李吴星早就想看的书籍,所以他拿到之后,就爱不释手。" 这次收到社区送的礼物,很开心,谢谢他们。" 李吴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的老家在淮安金湖,以往每年都会提前回去过新年。今年他和爸妈、外婆要留在南京过年,准备除夕的时候和给老家亲人视频拜年。

△社区给孩子送礼物

当记者问他还有什么想收到新年礼物,李吴星说爸爸妈妈把我养这么大就是最好的礼物,我不需要其他礼物了。一旁的爸爸听到这句话不禁红了眼眶,他说孩子一直很懂事,但是也没想到他这么说。

送特产

山东阿姨留宁过年,蒸枣饽饽和邻居一起分享

68 岁的杨凤华端出一大早就发好的面,拿来从老家带来的模具、玉米叶和专用饽饽粉,开始揉面。" 每年过年老家都要做山东大饽饽,今年我们不回去了,我就做一些给南京的邻居尝尝。"

△杨凤华和小孙女一起做山东大饽饽

杨凤华是山东烟台人,5 年前来到雨花台区雨花街道翠岛花城社区生活。杨凤华说,平时除了照顾小孙女,她还喜欢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她认识了不少 " 老姐妹 ",还成立了老年太极队。

△蒸好的山东大饽饽

不一会,一个个圆嘟嘟的枣饽饽就做好了,红枣点缀在白面上,像胖胖的小刺猬。" 在老家,我们叫这个满堂彩,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今年她打算多做一些枣饽饽,分给南京的邻居们," 让他们也尝尝北方的年味儿。"

坚守

95 后第一次在外地过年,他主动申请大年夜值班

" 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年。" 出生于 1996 年的韦友好,是栖霞区尧化街道尧石二村社区的一名社工。韦友好的老家在连云港,以前不管是在外地读书还是工作,每到春节他都要回家和父母团聚。眼看 2021 年春节临近了,他主动向社区提出要留在南京过年。韦友好说,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他们的反应有一点小失落的, " 他们还嘱咐我自己在工作中戴好口罩、护目镜,照顾好自己。"

△主动申请大年夜值班的社区工作人员韦友好

记者了解到,韦友好是2020 年 2 月份来尧石二村社区的,一来就加入到了紧张的防疫工作中,如今,已经成了一名 " 老将 "。近期,韦友好负责测体温、巡逻、消杀等工作,他也做好了春节加班的准备," 这会是一个特别的春节。" 韦友好告诉记者,想到春节期间社区的防疫工作更需要人手,他已经主动申请在大年三十那天值班。

地点:连云港

年夜饭

学校给22 名留校学生送防疫礼包、订年夜饭

" 爸妈,我在这里挺好的,你们放心,学校对我们很照顾。"1 月 29 日,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大三学生杨凯妍和爸妈通了视频电话。受家乡河北疫情影响,杨凯妍选择和连云港的同学一起过年,学校共有 22 名学生和她情况类似,其中 6 名留学生、16 名河北吉林籍本科生和研究生。

△杨凯妍和父母视频聊天问好

22 名学生分别来自 11 个学院,原来各自住在不同校区,出于安全考虑,学校集中安排同学们住在苍梧校区 B2 宿舍和文予楼宿舍,基本是单人间或双人间,全部配有空调、电热水器,宿舍也会做好消杀和管理工作。

△学校为留校学生发放防疫礼包

△赵盛东(左)和张清爽在宿舍学习

该校学工处思想教育科副科长王楠告诉记者,学校还为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为大家送上防疫礼包,并为大家订好了年夜饭,除夕当天校领导会跟大家一起过年。

地点:常州

丰富

留校师生这个假期温暖又充实,好着呢

在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37 名外地教师今年都留在常州过年。在留校老师的第一期 " 读书沙龙 " 上,李振飞正跟其他留校老师一起分享课件心得,他本来已经买了 1 月 30 日回甘肃的车票,但最后还是退了票选择留在常州过年。

△外地教师留常过年

分享结束后,留校老师们又来到食堂,一起学包饺子、馄饨。" 奶奶、小姑,我在常州好着呢,你看我们在包饺子呢,每天安排满满的,大家一起唱歌,交流教学经验,一起打球,都好着呢。" 李振飞跟家人视频通话时说道。

△教师李振飞与家人视频联系

刘和俊老师老家在武汉,今年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没有在老家过年。假期里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充电、备课上,学校还会组织参观体验常州文化景点。他的新年愿望是疫情早点过去,学生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学校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地点:淮安

陪伴

子女在外地过年,但他有人暖心陪伴

" 二娘啊,谢谢你来看我。"93 岁的陈志山躺在床上,握着孙秀珍的手,费力地说出了这几个字。他口中的二娘正是淮安志愿者孙秀珍,听说陈志山的子女过年都不回家,孙秀珍赶忙和团队的姐妹们一起为他送来了一床新棉被,还给他带了包子等方便食用的年货。1 月 25 日开始,孙秀珍每天都会来陪老人。

△志愿者骑车送棉被

孙秀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陈志山年纪大了,一直独自生活,他不愿到子女定居的城市,只想留在家乡安度晚年。每年,陈志山的子女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回来看看他,今年情况特殊,他的子孙们决定都留在南京过年。接到孩子电话后,陈志山在电话这头说了句" 嗯,好 ",心里却有点失落。

△志愿者做被子

孙秀珍说,每个人都有会老的时候,做人就是你帮帮我,我也帮帮你。8 年前,孙秀珍把自己的家改造成简易 " 服装厂 ",还在志愿者家中征集来了缝纫机,大伙轮流去 " 服装厂 " 值班。今年,他们把别人捐助的衣服、布料重新整理成了 120 床被子,挨家挨户送到了每位老人手中,希望老人在他们的爱心陪伴下,过个温暖的年。

地点:泰州

约定

民警和独居老人相约:咱俩年三十见

" 小张你自己坐吧,让你不要带东西总不听,能来看看我就很好了。"1 月 29 日中午,刚准备出门的季阿女迎面碰到了专程来看望她的泰州海陵公安城西派出所副所长张大戎,看到他又拎着大包小包前来,老人有些过意不去。

△民警张大戎带着水果来看望老人

今年69 岁的季阿女原是渔民,后来响应国家政策上了岸。2018 年老伴患病去世,季阿女独自租房住,靠着低保和平时捡拾一些瓶瓶罐罐生活。几年前,作为社区民警的张大戎得知季阿女曾因救起落水女子获评过泰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前去走访。当年老人还住在船上,张大戎发现她家夏天连电都没,于是想方设法帮她解决了实际困难,一来二去就熟了起来。

聊了一会,张大戎熟练地拿起抹布,帮老人将冰箱、柜子都擦了一遍。" 要过年了,新年新气象。" 看到民警连口水都没喝上就忙上忙下,老人有些激动,眼眶一下子有些红。

临别时,他和季阿女约定,年三十再见。(通讯员:包海霞 陈晓艳 朱云曦)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