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总站:江苏海洋大学:“云”端抗“疫” 思政课接地气
2022-03-21 12:28   央视新闻客户端   (点击: )
分享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总站   2022年3月20日

疫情一线是课堂,抗“疫”精神是教材。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江苏海洋大学广大教师化“危机”为“转机”,利用不同专业的独特视角,创新教学形式,将疫情防控的现实转化为鲜活的教材,将抗“疫”精神融入线上教学,让“云”端抗“疫”思政课更接地气,使思政教育“德学共进”。

战“疫”故事让思政教材活起来

抗疫中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鲜活的抗疫事迹更是思政课教学最好的注脚,是思政课的“活”教材。江海大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互动优势,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精心组织“抗疫专题思政课”。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把全校师生抗击疫情的生动故事搬到在线“空中课堂”,思政课静态教材活起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疫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进一步坚定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桂芹老师一进“课堂”,就向学生们抛出了“抗疫三问”:“我国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伟大抗疫精神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你是否愿意做一名志愿者?”引起了学生们的深入思考。这三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让学生们感悟“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伟力,树立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人身边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进一步深化了对抗疫精神的理解。

专业难点把抗“疫”精神融进去

在线上教学中,江苏海洋大学广大教师紧扣疫情防控热点问题,将之与专业教学、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与青年担当。

海洋工程学院张会霞老师讲授船舶总体设计知识点时,特别强调工程设计要有“大局观”,“只有各方面有机协调才能设计出最优的设备,当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也是一个道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引导学生树立大局意识,服从防疫要求,“海工装备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最弱的一个环节”,张老师还用“水桶效应”教育学生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发挥个人力量,弘扬抗“疫”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3月17日上午,在连云港市召开本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徐慧分享了她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和爱心互助活动的经历体会。与此同时,文法学院新闻系郭淑娟老师主讲的“传播学概论”课也在同步进行,她组织学生们实时收看了这场新闻发布会,而且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大作业”:“为什么请这位学生参加新闻发布会?这在疫情报道中体现了媒介的什么功能?”对此,一名学生这样说:“徐慧同学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如果我们青年都积极参与抗疫,我们的城市就会更有力量。”

实践课堂让青年学生动起来

连日来,艺术设计学院冯大康、王栋等老师组织师生创作《党员先锋队》《休息一下再换班》《守候》《关怀》等多幅绘画作品,设计“连云港防疫公益海报”“防疫表情包”“防控动画片”。这些作品以写实笔法艺术视角,生动讲述了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展示连云港人民众志成城,勇于战“疫”,坚守一线、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师生们的作品先后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线上学习”+“线下操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实打实地提升了专业能力。视觉传达设计182学生吴雅萍说:“创作防疫宣传海报,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锻炼专业能力的机会,更是为防疫事业做出自己贡献的时候。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传递信心,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师,您放心,我们不emo。”日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21级的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和老师进行“云对话”时,说出了这样的话。面对当前疫情,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备课组及时调整授课章节,把情绪管理、压力调节两章内容作为这两周的授课内容,及时帮助学生认知和识别当前自身情绪状况,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用阳光、健康、向上的心态,迎接胜利的曙光。据不完全统计,半个月来全校共有1200余人次参与到学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

校党委书记王自力表示,高校教师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心怀赤子之心,对国家和民族情怀要深、用情要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用好“抗疫”这本时代教材,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频共振,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通讯员:卢娟)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