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思享 2024年7月11日
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改革举措。江苏高校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围绕青年、关照青年、服务青年,逐步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力量下沉、智慧服务、精准施策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打造智慧服务创新基地、争创平安校园样板高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接下来,我们将以系列推送的方式展示部分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成果。
江苏海洋大学持续完善升级“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浸润、数字赋能和条件保障“六位一体”推进,落实“一盘棋”规划、“一张网”部署、“一股劲”落实、“一条心”服务,以高质量“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赋能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范式新经验。
一、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育人阵地
学校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机关部门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创新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模式,以社区党建推动思政教育进学生宿舍、进学生心灵。设立社区党建工作坊、党员工作站,打造学生社区党建特色品牌“红帆讲堂”,着力打造多维度的“党建+”特色工作品牌,强化社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通朋辈心理解忧“海大解忧铺”“心晴树洞”等通道,定期召开学生议校座谈会,畅通诉求反映渠道,高效便捷服务学生,筑牢基层治理根基。2024年计算机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3+3’党建工作法赋能学风建设”项目获全国高校食品学科“时代新人 铸魂工程”工作项目立项。
二、坚持队伍入驻 汇聚育人合力
领导干部带头进学生社区,校党委书记、校长定期进学生社区与学生谈心声、话成长,2024年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座谈会、思政课等形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30余场次。专职辅导员入驻学生公寓,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选聘学校党政干部、离退休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优秀研究生等担任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指导老师进驻学生社区,打造“博士面对面”等特色工作品牌。广泛开展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邀请道德模范、优秀校友、“五老”等校内外专业力量和先进群体进入社区,2024年已开展德育、美育等各类主题活动240余场次。“海英草”工作坊入驻学生社区,组织“五老人员”进学生社区开展“美育润心”教育,活动被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网站报道。
三、坚持学生参与 完善育人体系
学校不断强化学生组织建设,设立社区学生功能型党团组织,选拔符合条件的青年党员、优秀团员担任负责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组建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润心育德、启智健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和楼宇管理。在学生社区开设班长讲堂、学习讲堂、优秀学子经验分享会,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青春奉献祖国。建设学生朋辈辅导工作室,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引领。成立学生宣讲团,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带动全校学生把理论知识学起来、服务实践干起来。选聘学生安全信息员,建立重点关注学生信息库,实现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学校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创新学生参与社区治理评价体系,将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情况与学生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和学生社区劳动教育相结合,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以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四、坚持文化浸润 丰富育人内容
学校连续四年制定更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方案,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逐项落实。打造“党委书记与学生面对面”“宁校有约”“信仰公开课”“博士面对面”“青春悦享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示范班会”等思政品牌。依托青年讲师团、青马宣讲团开展小型化、分众化宣讲活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获评“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课。组织开展撷华书会、海洋知识竞赛、“挑战杯”项目路演答辩、“5·25”心理嘉年华、草坪音乐会等各类校级文化活动百余场次。学生社区创新团队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中斩获三等奖。成立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社区劳动文化品牌。持续加强蓝色思政品牌建设,开展校园海洋嘉年华活动,举办世界海洋日思政课,邀请“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等来校开展宣讲,世界海洋日思政课被央视网、《光明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积极探索“机制、队伍、平台、作品、理论研究”五维融合的立体化网络育人工作体系,打造社区网络宣传矩阵,筑牢网络育人新阵地。斩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奖项5项,获评江苏省年度“优秀易班共建案例”。
五、坚持数字赋能 提升育人成效
学校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推进学生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深度融合、汇聚各类平台数据,涵盖诸多使用场景。系统可为每一名学生智能化生成一份包含家国情怀、创新意识等7方面成长指标的“专属定制成绩单”——核心素养达成度报告,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场景展示、全要素覆盖、全过程监测。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对学生科学评价、趋势预警等功能,帮助职能部门、学生社区指导老师准确研判、及时预警、科学评价,提升学生工作效能,助力平安社区建设。统筹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加强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学生事务一网通办、一站畅办,为学生提供便捷学习生活服务。社区学生团队自主开发应用“房间预约”小程序,集成预约使用、通知公告等功能,以技术创新便捷服务社区师生,2024年上半年预约使用1200余次。
六、坚持条件保障 落实育人根本
学校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空间功能布局,配齐、配足社区软硬件设施。高标准建设社区辅导员工作室、党建工作室、谈心谈话室、学习自习室等多功能公共空间,打造服务师生线下交流的“第三空间”,营造“浸润式”社区环境。学校坚持选优配强原则,不断优化社区育人队伍结构,充分做好人员保障。强化制度保障体系建设,修订出台《江苏海洋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方案》,进一步明晰各级组织架构、完善协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常态化开展学生社区工作成效和师生满意度调研,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开展社区建设评优表彰,宣传优秀典型经验,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生社区建设。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DvKJ_8Ut7rb4eT89ttt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