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快讯>>正文
基层巡礼 | 工程训练中心直属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创新创业” 踔厉奋发谱新篇
2023-09-23 09:30   工程训练中心   (点击: )
分享到:

工程训练中心直属党支部一直以来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功能,发挥党建育人引擎作用,把党的思想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内在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视野、工匠精神、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校最佳党日活动、校党建工作创新奖、学校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党建引领, 加强理论学习,凝聚高质量发展精神新动力

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政治建设,提高组织政治能力。工程训练中心直属党支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筑牢理想信念之魂。本党支部先后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实践活动与交流研讨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党课宣讲相结合,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中心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师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周恩来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塔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稳步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

持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生思政水平,保障育人成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成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三全育人”工作研讨会和推进会,认真进行党建和思想政治课题研究,获得7项校党建和课程政治教育课题立项。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制定《工程训练中心推进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和公开课,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撰写了《工程训练中心课程思政案例集》。2名教师在“智慧树”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上获得一等奖。所有课程通过校级课程思政规范化验收,其中4门课程验收结果为优秀。获批省级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1项、校级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2项。教师发表思政方面的教学研究论文12篇。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得省优秀班集体2个,获评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班2个、培育班1个。学风持续稳步向好,获校学风建设先进单位、校考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在97%以上。

持续开展党建活动,加强教职工凝聚力,推动事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读原著悟原理奋进新征程”、“学思践悟新思想,团结奋斗开新局”等10余个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到烈士纪念碑前宣誓,鼓励党员创优争先;开展岗位练兵推进内涵建设“三提升”活动,即用好创客工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教学督导,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开展教学竞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树立典型,表彰激励,评选“党员红旗岗”。党日活动的开展,公开了党员的身份和工作目标,时时处处以合格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五年来积极与连云港东浦集团、连云港鹰游集团、连云港华鑫石化机械公司等30余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签订横向合作课题5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超过4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5件。多名教师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科技副总、连云港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连云港521高层次人选。获得包括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10余项,授权知识产权40余件。连续承办3次连云港市高校科学营活动,服务学生达到超过500人次,中国教育报、江苏公众科技网、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等媒体进行多次报道,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

二、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因材施教,走出工程训练教学新路径

在适应“新工科”建设所面临的挑战过程中,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实施工程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其在新工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学生专业基础差异明显、人文知识匮乏、实践能力不足、探索与创新精神不强等问题,全面贯彻行业需求导向,注重产教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工程训练》“系统化与模块化结合,制造文明与工程文化结合,基础训练与创新竞赛结合,线下环境与线上资源结合,综合考核与科学评价结合”的“五结合”教学探索,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年来,有3万余学生参加了自主选课,约2千名同学参加了“工训杯”。疫情期间,约1万5千名同学通过线上直播、慕课、虚拟实训等完成了部分实习,教学效果反响比较热烈,学生满意度满意率达到96%以上。为了以使更多师生获益,将教学课程创新内容进一步推行到全国高等院校,组织力量出版了省重点教材《工程训练》,累计发行已经超过6万册。修订了《劳动教育与工程训练》教材,教师围绕《工程训练》教学改革议题完成教学研究课题10项,其中省级课题3项。发表教改论文超过30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6项。

工程训练中心先后当选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理事单位、江苏省高校金属工艺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共同发起单位。建成机电综合实践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三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教学改革也受到专家学者、兄弟高校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工程教育专家进校考察时对中心的教学改革给出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工程训练中心实现了项目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无缝对接,成为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近年来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中原工学院等省内外数十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来校交流。

三、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双创能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直属党支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山容海纳、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实施“领航计划”,招收创新实验班,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个性特长发展为重点,以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学术发展潜质和扎实的实践创新能力。强调“厚植工科基础、强化人文素养、突出学科融合、锻造实践能力、注重个性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以及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院已招收6届学生220人,分别来自全校11个理工学院。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促进学生双创团队建设,构建了“校级、省部级、国家级”三级学科竞赛支持体系,支持更多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五年来创新实验班集体累次获得省先进班集体、校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班、学风建设先进单位等集体表彰。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超过200项,国家级超过60项。其中“知微科技—基于微芯片的水产病害快速检测方案”、“授智予渔—中国海鲜网红电商智慧化服务领航者”分别获得江苏省互联网+项目省级二等奖,“新型免焊接混凝土管桩快速机械连接器”、“海头新电商,领航新丝路—中国海头镇电商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分别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二等奖。发表学生论文29篇,申请知识产权26件。学生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64%。多名同学考取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初步彰显人才培养成效。

2023年2月,中国教育报对创新实验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创新实验班承载创新人才培养重任,是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水平平台,继续深入探索学校学科交叉融通培养新机制,引领同类高等学校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