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校主页
新版旭日新闻网
资讯
学校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聚焦 党建动态
 
视觉
旭日视频
旭日观海
 
平台
校报在线 淮海之声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江海轩>>正文
坚持“双轮”驱动 筑牢高质量发展科技基石
2023-09-25 08:26   党委宣传部、科学技术处   (点击: )
分享到:

科研工作是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也是学校创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核心领域。五年来,学校深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高度重视加强科研工作,把科研工作摆在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优化科研环境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的科技基础条件和良好的科研氛围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五年来,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持续优化制度政策环境。认真落实省“科技改革30条”、科研减负“2.0”行动精神,着力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自学校党委印发实施《江苏海洋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先后修订《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科研业绩核算办法》等文件,制定《科研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科研绩效分配暂行办法》《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管理办法》《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30余项,进一步激发学校科技创新活力。

平台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江苏海洋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海洋科考船、海上综合试验平台等重大涉海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学校与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省科技厅批准。先后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乌海洋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药用资源开发、智慧港口、海洋工程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和海洋智能装备等8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共建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等。学校独立设置海洋经济研究院、军民融合发展办公室,获批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累计获批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5个,市级科研平台8个。

获批国家级项目实现大幅攀升。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7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金面上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获批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项。四是科研经费实现大幅增长。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到账金额5.16亿元,年均增长29.35%,其中纵向项目资助金额1.33亿元,横向科研项目合同金额4.80亿元,到账3.83亿元。

坚持创新引领 提高成果产出能力

学校聚焦前沿科学和产业技术需求,坚持创新引领,加大科研成果培育力度,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显著增强。

省部级科技奖励实现突破。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获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7项,实现以第一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技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2项;获批市级、行业协会等其他科技奖励79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大幅增长。发表SCI/EI/SSCI/CSSCI论文998篇(按科研管理系统审核后数据统计)。其中在Nature子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中科院分区一区论文70余篇。

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显著。持续开展专利申报专题辅导工作,招标确定5家专利代理服务机构开展专利代理服务。累计申请专利1400余件,授权985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439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42件、外观设计专利85件;取得软件著作权392件。获批江苏省海洋资源综合应用开发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江苏省知识产权培训(江苏海洋大学)基地和江苏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3个项目,成立学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获批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和江苏海洋大学科技园3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

聚焦产业需求 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科技服务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泉。学校坚持“四个面向”,探索实践“政府+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第三方服务机构+企业”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精准对接,精细服务,有组织推进政产学研社会服务提能增效,努力构建“校地融合、校企链合、平台聚合、资源整合、服务集合”“五合型”有组织科研社会服务生态体系。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政产学研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启动运行江苏海洋大学宿迁、镇江技术转移中心。与十家省内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颁发江苏海洋大学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聘书。先后牵头成立江苏省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连云港市新材料产学研合作联盟,并多次主办涉海及新材料产业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先后组织各类科技对接活动100余场,对接企业500余家次。入选省科技副总项目223项。我校相关科技成果亮相首届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核心板块“献礼建党100周年”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展科技抗疫-生物产业展区、全国重点海洋高校科研成果推介大会和东亚海洋博览会等重大展会。

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斐然。自主设计研发全自动一体化浒苔打捞装备,用于规模化黄海绿潮打捞并完成海试,与设计预期相符合。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兴海富民和乡村振兴产业,学校首次选育完成江苏省唯一的国家贝类新品种青蛤“江海大一号”,填补了我国青蛤无品种的空白;学校研发的“脊尾白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与推广”成果在江苏累计产生50多亿元经济效益。完成技术转让项目119项,转化金额289.09万元。其中,程青芳教授团队“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技术”以100万元的额度,与连云港市贵科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实施转化,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历史单笔金额最高项目。

多项决策咨询成果获领导批示。2020年,研究报告《连霍携手打造标杆示范项目着力提升陆海联运通道功能》获时任连云港市市长方伟的肯定性批示。2021年,研究报告《推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获江苏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研究报告《将连云港建设成为千万标箱集装箱大港作为整个江苏“十四五”发展必须完成目标的建议》获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的肯定性批示。研究报告《连云港依托自贸区加快与台湾文创产业合作的思路对策》被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采用,并获时任连云港市委书记方伟肯定性批示。2022年研究报告《连云港市高水平构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路径研究》获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的肯定性批示。

关闭窗口
分享到:
 
 
 
友情链接
新华网 光明网 人民网 中青在线 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政育人

招生咨询电话:(0518)80307598
江苏海洋大学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电话:0518-85000   邮编:222005